□本報記者 滕璐 本報通訊員 夏夢
立秋后,民間素有“貼秋膘”的習俗。有不少人認為“貼秋膘”就一定要多吃肉。德州市德城區中醫醫院(德州聯合醫院)營養師竇婧怡稱,這種說法不科學。入秋后要防“上火”、莫貪涼,“貼秋膘”不等于多吃肉,應根據自身身體狀況,平衡營養飲食。
“貼秋膘”從根本上來說是中醫“天人相應”及“未病先防”思想的體現。秋冬季節陰寒亢盛,易致陰陽失衡,患上寒性病癥,因此應盡量讓身體的陽氣在秋冬季節仍保持在一個相對較高的水平。竇婧怡說,從營養學的角度講,“貼秋膘”是傳統說法,過去為長點脂肪以備冬天御寒用,所以以吃肉為主。而如今食物豐盛,真正要補的其實是“菜、酵、薯、蒸”。
“菜”是指飲食應以蔬菜為主,立秋后可選擇應季菜,如菠菜、芥藍、萵筍等,補充維生素及葉酸,以防視力下降、眼睛干澀、皮膚粗糙、呼吸道感染等。每天食用綠葉蔬菜量最好占全天食用蔬菜總量的一半以上。
“酵”是指多吃發酵食物。夏季食用寒涼食物較多,脾胃多受損傷,可多吃些饅頭、酸奶、豆豉等發酵食物,幫助脾胃運化。
“薯”主要指薯類食物,這類食物屬于粗糧,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及由此引發的多種慢性病,如肥胖、糖尿病等。秋季是薯類成熟的季節,多吃些山藥、甘薯、芋頭、馬鈴薯等,有益健康。
“蒸”是指建議食用蒸菜。秋天人們胃口大開,一不留神容易吃多??梢詫⑶炎?、西蘭花、蘑菇、柿子椒等放在一起蒸,3分鐘后?;?,放涼后拌在一起即可。這道菜好看好吃,熱量低,營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