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明(中)向學員展示無人機操作
□本報記者 唐曉穎 本報通訊員 龐占英 竇筱筱
8月29日,在齊河縣華店鎮,向明農機合作社負責人王小明正操作植保無人機進行一噴多促飛防作業?!爸脖o人機飛防可將藥液霧化后均勻灑在農作物表面,只需1分鐘就完成1畝地的飛防作業,這次我們承接了齊河縣20萬畝的飛防訂單?!彼榻B說。
今年39歲的王小明是禹城市莒鎮南徐村人,自幼就對農業機械有濃厚興趣。高中畢業后,他毫不猶豫選擇了農機維修行業?!靶揶r機不僅是個技術活,還需要體力支持,趕上麥收秋收白天晚上連軸轉。有一次,我夜里修農機累得精疲力盡,手擰著螺絲就睡著了?!蓖跣∶骰貞浾f,“那幾年雖然累,但技術快速進步,看到修好的農機正常運行心里美滋滋的?!彼麑W練結合,自創了“聽、看、摸、聞、問、測”六步維修法,能準確快速處理各種農業機械的故障及疑難雜癥。
2006年,王小明學成回村成了“新農人”,并創辦了向明農機維修中心。由于現代耕種模式的改變,農機散戶已無法適應農業發展要求。王小明多次外出學習,于2014年聯合5名農機手成立向明農機合作社,從單純農機維修轉入提供多種涉農服務。
為帶動鄉親們共同致富,王小明采用“帶地入社、土地托管”模式,整合零星分散的土地進行規模發展?!拔覀儾粌H在家門口就業,還有不錯的收益。入社土地實行聯合作業,騰出來的時間就為周圍村鎮提供機耕、收獲等服務,年人均分配盈余達2.4萬元?!避戽偣4宕迕窆鹈窀吲d地說。
現代農業靠技術,農技推廣靠人才。王小明對社員定期進行技術培訓,爭取每人掌握一門技術、駕駛一種農機,有22人取得了植保無人機操作證。他被德州市總工會聘任為“創業導師”后,免費培訓農民工5000人次,帶動農民工就業近千余人。
“有膽識敢打拼”是鄉親們對王小明的評價。2021年秋收期間,華北一帶出現了30年不遇的連續陰雨天氣,王小明帶領合作社全體成員連續3周晝夜作業,搶收搶種近10萬畝,為附近2萬戶農民挽回了損失。2022年,作為全國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示范區,禹城市首次進行大范圍復合試種,由于國內沒有普及相關農用機械,王小明根據播種和收割要求自行設計改裝了符合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的播種機和收割機,解決了復合種植收割難題,完成了近5000畝的作業任務。
在王小明的帶領下,向明農機合作社不斷發展壯大,入社農民105人,擁有農業機械140余臺套,托管土地2萬余畝,年作業面積達30萬畝以上,實現了小麥、玉米、大豆等主要農作物生產的全程機械化,年綜合經營收入達580余萬元。
全國農業技術能手、山東省勞動模范、德州市“新農青年示范帶頭人”……一路走來,王小明收獲了眾多榮譽,“為農服務”的信念愈加堅定?!跋乱徊?,我們將持續發揮農機裝備優勢,增強服務能力,不斷提高土地規模效益,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蓖跣∶鞅硎?。